阻燃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阻燃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阻燃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阻燃资讯中心

阻燃资讯中心

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中国纺织产业绿色发展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城南二哥2022-11-14 16:06:36阻燃资讯中心396来源:阻燃布料_阻燃面料网

  “科技·时尚·绿色”的新时代纺织工业新定位,意味着中国纺织工业将以实际行动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美学,推动形成产业、社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绿色低碳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纺织产业低碳转型进度如何,行业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科技创新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绿色发展之路具体应该怎么走,在11月11日举办的中国纺织产业绿色发展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与会领导、院士和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出了答案。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东华大学、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承办,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旨在以国际视野和全局思维谋划推动纺织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共商行业绿色低碳创新之路,共建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论坛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召开,线下设32个分会场,并通过“知领平台”全程直播。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唐海英,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司长Dejene Tezera,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俞建勇、王玉忠、高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崔屹,日本工程院院士倪庆清、古月文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梅顺齐、孟家光等院士、专家和各地近万名行业内外同仁参与了本次论坛。 

领导致辞

  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唐海英在致辞中表示,纺织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三五”以来,我国纺织行业成绩斐然,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进入我国制造业列阵的梯队,基本实现了纺织强国的目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考验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工程科技创新将成为纺织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1年,中国工程院开始举办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系列高端论坛,至今论坛已创办十年有余,是中国工程院高水平的品牌学术活动。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的顶级专家,围绕国际供应链、纺织新材料、科技创新、高质量纺织制造、纺织品高端发展、纺织时尚重点工程建设、纺织产业绿色制造等主题展开研讨,希望能为纺织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国纺织工业更上一个台阶。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纺织行业系统部署绿色技术创新工作,初步建立了行业绿色制造创新体系,行业正在朝着“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和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实现转型与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纺织行业完成绿色转型和低碳模式发展仍面临着较大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进入新发展阶段,纺织行业需进一步完善面向碳中和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建设世界纺织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柱。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对科技支撑“双碳”战略的定位要求,孙瑞哲就进一步优化纺织行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摸清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构建面向碳中和的行业绿色低碳技术体系。二是加强行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实现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自立自强。三是强化企业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四是推进行业低碳转型重点基础工作,有力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
  孙瑞哲指出,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科技对于实现行业低碳绿色转型和碳中和都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碳中和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方向,而且是世界各国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纺织行业要借助这一东风,勇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重任,把科技创新转化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和突破点,不断激发行业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纺织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在致辞中讲到,绿色低碳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纺织行业管理部门,希望与产业一起在三方面共同推进纺织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发挥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强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加强行业间的跨界融合,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三是完善绿色低碳评价体系,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加强纺织消费趋势、产业结构、制造体系、低碳评价、激励机制等系统研究,制定发布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发展路线图,完善纺织行业碳排放核算规则和重点产品碳排放标准,淘汰和减少高能耗高排放的技术、产品,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拓展产业绿色发展新空间。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司长Dejene Tezera通过视频进行致辞,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方积极落实各自既有承诺,携手努力在所有部门进行深度减排,将绿色低碳愿景变为现实。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Dejene Tezera分析,纺织服装行业要减少排放,实现绿色转型,至少应通过三方面来实现目标,一是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二是加强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通过原料替代、改善生产工艺、改进设备等措施积极控制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三是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

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在论坛上作主题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现状及展望”的报告。他指出,纺织行业作为推进国家制造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未来需要从绿色原材料创新,绿色加工技术,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生产,加快推进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蛋白仿生丝、聚乳酸纤维、生物基尼龙56等绿色原材料创新,持续推广天然染料印染加工、棉型织物低温催化前处理、非水介质染色、少水染色、高品质喷墨印花等绿色加工技术以及废旧纺织品高值再生技术等,进一步推动纺织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详细解析了纺织纤维材料绿色低碳发展途径。他提到,未来合成纤维绿色发展可以通过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基纺织纤维材料,废旧纺织纤维材料循环利用以及设计合成可化学循环的成纤聚合物等三种途径助推行业低碳发展。其中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纺织纤维,未来需要发展其绿色生产技术和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废旧纺织纤维材料循环利用方面,需重点开发废旧棉高效脱色、清洁制浆与纺丝技术以及废旧涤纶及其各种混纺产品的绿色高效化学解聚技术;对于新设计合成可化学循环成纤聚合物,除了考虑使用性能外,还应该考虑环保合成、可循环、易回收性和功能高值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高翔重点介绍了“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的技术与路径。他讲到,纺织行业减污降碳的技术和路径包括低碳供能、过程优化和末端治理,同时涉及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储能与氢能以及配套的能源清洁低碳利用和工艺流程再造,如通过余热回收技术、设备节能改造、低能耗污染物治理技术,实现纺织工艺过程节能增效。面向碳中和,未来需要发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优势,统筹考虑电能/热能/化学能转化及储能特性,构建多能流耦合的低碳能源稳定供应体系,减低碳排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解析如何通过新材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助推全球碳中和。他分析了其团队开发的高能量电池加工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和冷却/保温加工技术。其团队攻克的硅负极技术,实现了电池60%-80%能量密度提升,快充速度达到了6分钟充到80%;全新的Ni-H2电池技术,负极是气体,正极是一个镍的氢氧化物,这种电池寿命较长,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好,适用于大规模储能;而冷却/保温加工技术应用到纺织服装领域,不需要任何外界能量输入,就可以调节人体向外辐射热量的多少,实现衣服正穿保暖,反穿降温的效果。

主题报告

  在下午的论坛上,日本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现代纺织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倪庆清作“轻量高强多维立体纺织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主题报告。他提到,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纤维增强体或预制件的制备技术,纤维、纺织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成型制备技术和性能测试、预测,功能化等性能提升,复合材料界面研究,产业化应用研究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轻量高强多维立体纺织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日本工程院院士、东京大学教授古月文志分享了“纤维素纳米纤维先进制备方法与应用案例”,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加工关键技术和潜在的应用市场空间。他提到纳米纤维素是地球上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具有易降解、可再生、无毒性且廉价易得等优点,有望代替传统石化资源并用于生产各种高附加值先进功能材料。纳米纤维素易于改性,功能化的纳米纤维可以拓展应用到产业用纺织品、食品保鲜、储能、柔性传感、废水处理和医疗等领域,是未来材料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Kazim Acatay作了“生物基碳纤维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报告,介绍了生物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以及技术难点。他提到,为了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及对化石原料的依赖,基于生物质的碳纤维原丝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其团队主要研究从天然脂肪中提取甘油(丙三醇)加工生产生物基碳纤维,期待部分解决传统石油基碳纤维加工高昂的成本以及难回收和处理等问题,减少加工过程对能源需求,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总经理、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分享了“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关键技术”。他指出,中国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超过2500万吨,资源回收率仅15%,资源化利用面临物流、技术、品质与经济等方面的挑战,应该以零抛弃、清洁低碳、高效高质高值为目标,进行资源化、再生工艺装备、专业化品种开发三位一体的总体设计。此外,他详细介绍了以废为主的单纤维纺织品循环再生技术、“废旧”结合的纺织品资源化分类与利用技术、面向多层级专业化应用的产业链融合技术,并对废纺回收新技术和再生循环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东华大学教授毛志平作“绿色低碳印染技术及发展趋势”主题报告。他讲到,印染是纺织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提升品质, 还是创造价值,抑或是践行责任,印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绿色低碳印染技术及发展趋势,他从印染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前处理技术及趋势、染色印花技术及趋势、热能及染色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四方面与参会人员进行了详细分享。法国国立纺织高等学院教授曾宪奕作“通过智能化数字平台建立绿色环保纺织产业供应链”主题报告。他认为,绿色纺织供应链数字平台应有系统、完整的数字环境以及优化人、材料和环境之间的互动,纺织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应同步发展,数字平台的组件应包括可追溯性、性能模拟和在线优化(预测模型)三方面,主要的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应是优化的LCA模型,可用于再制造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在论坛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为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指出了重要的技术途径,将为未来纺织绿色低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为本次论坛的精彩内容总结了五个共识观点:一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纺织行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升要关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通过内生需求和供给的互动,来推动纺织产业新的技术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整体提升;二是围绕纺织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是要构建起纺织绿色低碳体系,要有序布局,从纺织原材料端到加工工艺,到产品端,再到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建立起整体发展体系,围绕减污低碳目标优化各个工艺节点,实现整体产业链绿色低碳水平提升;三是围绕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技术创新。围绕纺织产业链关键节点加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应用研发,加强基础前沿性技术创新和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同时把绿色制造和信息技术更好融合,系统性提升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四是加强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基础工作,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要建立减污减排核算标准,在精确统计的基础上推动技术发展,加强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使系统不断自我完善,与其他系统具备更好的相融性;五是加强行业创新力量整合,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同时发挥院校和研究院所作用,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体系。
  俞建勇表示,绿色低碳是纺织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希望行业内外同仁共同努力,不断提升纺织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纺织产业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 新时代纺织工业 高端论坛 创新引领 AAA57865ERT34GSD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39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