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指挥棒”引领产业转型 常安现代纺织园“增产不增污”
以生态环保政策赋能创新转型,“撬动”纺织产业“增产不增污”,以大手笔投入再造“绿水青山”,让生态“包袱”变绿色“氧吧”。“非凡十年”看海安,今天我们走进海安的产业园区和公园绿地,看当地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破解产业与城市“成长的烦恼”。
在位于海安开发区的启弘纺织,多款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面料,成为盛夏时节畅销海外的拳头产品。凭借这些启弘“创造”,企业已经在经编绒类面料领域,坐稳了细分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去年实现应税销售突破4亿元。因为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综合绩效考评优秀,企业还获得了园区给予的工业用水、蒸汽等费用95折的“奖励”。而就在10年前,“老家”常熟的这家纺织企业,还在为产能“向何处去”而忧虑。
2012年,海安与常熟跨江合作,在海安开发区建设“区中园”,首批引进10家企业建设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建园之初,常安纺织园就定下三条“红线”——“严禁单纯染整、严禁旧设备、严禁跑冒滴漏”。坚持环保门槛,坚持招商选资。10年来,园区累计引进36家企业,目前一半以上已经投产。
对入园企业,当地以江苏省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为抓手,建立环保智能监控平台,推进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实现“总量上限、差别分配”。对企业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扶持、用地保障、财税奖励等政策。去年园区纺织类企业实现开票销售近50亿元,实现了从染整向织造、印染、整理、成品等纺织全产业链的高端转型。根据规划,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500亿元。
“成长的烦恼”,也存在于城市“变大”的过程之中。随着海安城区版图的拓展,原本用作垃圾填埋场、偏于海安城区东北角的“三角洲”与城市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海安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投入1.2亿元,在这里实施了东洲公园工程,让市民不出城就可以亲近自然之美、身居闹市可以有林泉之趣。
再造绿水青山“生态包袱”变“绿色氧吧”
十年树木,如今东洲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超过90%,成为海安城区的“绿肺”和市民喜爱的“网红”公园。盛夏时节,公园内万木繁盛、荷香阵阵。早晚时分,不少人前来打卡。
生态优先,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掷地有声。十年来,海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较2012年末累计下降一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从不足7成上升至84%。市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从零达标提升至100%,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4%,十年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破解“成长的烦恼”
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两者如何统筹,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海安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民生各领域和全过程,精明增长、精细管理、精致建设,铺展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画卷。
AAA复合面料网DFGE465IU8GHYJ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