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阻燃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阻燃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阻燃资讯中心

阻燃资讯中心

高性能防热辐射隔热防火铝箔覆合织物按化学结构分类

倩倩2023-09-03 16:12:01阻燃资讯中心403来源:阻燃布料_阻燃面料网

高性能防热辐射隔热防火铝箔覆合织物按化学结构分类

1.聚丙烯酸酯类(PA):

又叫ac胶涂层,是目前普通常见的一种涂层,涂后可增加手感,防风,有垂感。

pa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的丙烯酸树脂,能增加布面的遮盖率,不透色,并使布面颜色更鲜艳。

pa银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银白色胶,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一般多用于窗帘、帐篷、服装。

PA涂层,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涂层胶 (Polyacrylate简称PA),又叫AC胶涂层,即丙烯酸涂层,是目前普通常见的一种涂层,涂后可增加手感,防风,有垂感。常用于防绒、手感、固色固沙等。还有亚克力、小马胶,即溶剂性丙烯酸涂层,适宜做耐水压涂层,价格较AC略高。初的聚丙烯酸酯类涂层胶属于单纯防水型产品,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品种不仅具有防水透湿,阻燃等多种功能,而且还有低温节能的特色。聚丙烯酸酯类涂层胶一般均由硬组分(如聚丙烯酸甲酯等)和软组分(如聚丙烯酸丁酯等)共聚而成。聚丙烯酸酯涂层的主要单体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为了提高其防水性能,必要时可加入丙烯酰胺和丙烯腈,聚合引发剂一般用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钾等)。

防水涂层整理剂

6.jpg

此种聚丙烯酸酯类涂层整理剂初多为溶剂型产品,其粘着性和耐水性极佳。为了提高膜的强度,常加入外胶联剂。其适合加工柔软的薄织物,与拼用一次,即可获得较高的拒水和耐水压效果。但溶剂型产品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苯、醋酸乙酯等,使用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发生火灾,且溶剂回收费用高。溶剂型涂层整理剂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悬浮聚合,所得产品的分子量较高;另一种是溶液聚合,所得产品的分子量低。

为了克服溶剂型产品的缺点,水系型的聚丙烯酸酯类涂层整理剂应运而生。水系型的又分为乳液类,非皂乳液类和水溶类三种。乳液类分子量为10-500万,粒子直径0.05-0.2微米,含固量一般为40-60%。由于采用乳液聚合法,聚合时加入少量复合乳化剂,由于乳化剂的存在,在融结成膜过程中,一部分被挤至膜与织物之间界面,从而削弱了与织物的粘结强度,使产品的耐水压受到一定的影响。水溶类是一种特殊的胶体分散液,是在高聚物中引入亲水性官能团,能在水中呈澄清状态,水溶类的分子量一般在10-20万左右。另一部分被挤至膜的外表面,引起膜表面的涩滞感,造成涂层织物的手感不爽。非皂乳液类(也有称无乳剂型)涂层剂不含乳化剂,对织物主要进行精细涂层防水整理。整理后的织物能保持原有的风格,具有柔软的手感和很高的牢度,手感滑爽,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防水效果。

国内已有报道,以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超微乳液,其平均粒径在50nm以下,外观为半透明胶体粘液,选择2D树脂作为外交联剂,用含氟树脂进行后拒水整理,可使涂层织物获得更高的耐水压值和拒水性。目前国内该类产品多为外交联型,应用时须加入交联剂,给厂家应用带来不便。近年国内有人对水性超微乳自交联聚丙烯酸酯织物涂层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性能优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防水透湿整理剂

经此类涂层剂整理过的织物同时具有防水和透湿两种功能,其防水透湿机理是依靠成膜时形成大量的微孔。这些孔隙小于2微米,能阻止水滴(平均直径100微米),却允许水蒸气分子(平均直径0.0004微米)通过,从而获得防水透气性。为了改善聚丙烯酸酯类加工织物的通气透湿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将含有羧基,羟基,腈基等亲水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溶解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中制成涂层胶,涂后经温水处理,去除溶剂并使共聚物凝固,干燥去水使共聚物在织物上形成微孔薄膜。这种涂层胶以湿法涂层处理织物通气透湿性良好。与干法相比,湿法涂层较为繁杂,因此开发既能干法涂层,又防水透湿的织物涂层胶势在必行。我国于80年代中期研制出此类产品如PP-3,系由丙烯酸酯类单体乳液聚合而成。

多功能性涂层整理剂

目前,聚丙烯酸酯涂层胶已从过去的防水透湿型产品发展到多个品种,主要包括阻燃,防风,遮阳及泡沫涂层整理剂,甚至还兼有几种性能的多功能产品。其中又以阻燃涂层胶发展快。研制开发阻燃涂层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选用阻燃性单体共聚;另一种是在聚丙烯酸酯乳液中添加阻燃协效剂和阻燃剂。

优点:

a、耐日光和气候牢度好,不易泛黄;

b、透明度和共容性好,有利于生产有色涂层产品;

c、耐洗性好;

d、粘着力强;

e、成本较低:

缺点:

a、弹性差,易折皱;

b、表面光洁度差;

c、手感难以调节适度。

2.聚氨酯类(PU):

涂后织物手感丰满,有弹性,表面有膜感。

pu白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白色聚氨酯树脂,作用基本同pa白胶,但是pu白胶涂后手感更丰满,织物更有弹性,牢度更好。

pu银胶涂层,基本功能同pa银胶涂层。但pu涂银织物具有更好的弹性、更好的牢度,对于帐篷等要求高水压的面料,pu涂银相对pa涂银更好。

聚氨酯涂层(Polyurethane简称PU),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涂后织物手感丰满,有弹性,表面有膜感。分子结构中含有-NHCOO-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该单元由异氰酸基和羟基反应而成,反应式如下:-N=C=O+HOˉ→-NH-COOˉ。20世纪70年代,德国首先合成了PU。在1950年前后,PU作为纺织整理剂在欧洲出现,但大多为溶剂型产品用于干式涂层整理。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法规的出台,水系PU涂层应运而生。70年代以后,水系PU涂层迅速发展,PU涂层织物已广泛应用。80年代以来,PU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PU纺织品整理剂的研究较晚。聚氨酯涂层剂是当今发展的主要种类

优点:

8.jpg

a、涂层柔软并有弹性;

b、涂层强度好,可用于很薄的涂层;

c、涂层多孔性,具有透湿和通气性能;

d、耐磨,耐湿,耐干洗。

缺点:

a、成本较高;

b、耐气候性差;

c、遇水、热、碱要水解。

PU涂层剂按组成分类有:聚酯系聚氨酯; 聚醚系聚氨酯; 芳香族异氰酸酯系聚氨酯; 脂肪族异氰酸酯系聚氨酯。按使用上采用的介质分为溶剂类和水系类。

溶剂型PU涂层胶

溶剂类PU具有良好的强伸度和耐水性,但毒性大,易燃烧。从组分上来说,它还分为双组分类和单组分类。双组分产品由预聚物和交联剂组成,预聚物是将异氰酸酯与低聚多元醇反应生成的末端为羟基的预聚物。交联剂则是含有多个(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在涂层整理时,预聚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热固性网状薄膜,赋予纺织品优良的性能。为了达到防水透湿的效果,溶剂型涂层整理剂一般采用湿法涂层工艺加工织物。

水系型PU涂层胶

水系型又分为水溶性和水分散型两种。水系PU用于织物涂层整理,量大面广。水系PU成膜性好,并有较好的防水性。

水系PU涂层胶初采用转相乳化法制造,但产品中含有乳化剂,对粘着性、强韧性和耐水性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乳化型水系涂层胶逐渐增多,其主要原理是在聚合物链上引入适量的亲水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分散形成乳液。水系PU涂层胶通常用于干法涂层。为提高涂层产品的耐水性、柔软性和耐久性,应进行前、后防水整理。

PU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分子间力很强,导致其具有优良成膜性,能够在织物上形成坚韧而耐久的薄膜,拒水性良好,它还具有一定透湿性。其原因是:一方面PU中的极性基团或亲水基团,如—OH,—NHCOO—,—SO3H,—COOH等的“化学阶梯石”作用,使水蒸气分子沿着阶梯从高湿度一侧迁移到低湿度一侧;另一方面PU由软段和硬段组成,分别形成结构中的无定性区和结晶区,由于无定性区分子链比较松散,结构不紧密,水分子容易进入,并迁移和扩散,从而达到透湿的目的。

PU乳液改性

为了提高乳液及膜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需要对PU乳液进行适当的改性。目前,改性的途径大致可分为四类:

a、改进单体和合成工艺;

b、添加助剂;

c、实施交联;

d、优化复合。其中尤以复合乳液的研究为活跃。

区别 PA vs PU

PA涂白和PU涂白或涂PA和PU透明胶从外表看很难分辨,但是PA与PU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是手感:PA的手感比较涩PU较滑爽,PU的弹性比PA的好;

一个是光泽:PA没有光泽,PU有光泽较亮;再一个PU具有很好的膜感,摸起来有皮膜的感觉。

总之,PU较亮、弹性好、有膜感,而PA就不具备这些条件。

3.聚氯乙烯类(PVC):

以玻纤布、玻棉布、化纤布为基布,以特殊工艺涂覆而成,主要性能特点:具有防水、阻燃、防霉、防寒、防腐蚀(简称三防布、五防布);耐老化;防紫外线;易清洗;耐高温(180度〉、保温性好等特点。

4.有机硅类:

有机硅高弹涂层,又叫纸感涂层。对于薄型棉布很适合做衬衣面料,手感丰满,很脆又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回弹性,抗皱。对于厚型的面料,弹性好,牢度好。

5.合成橡胶类(如氯丁橡胶)

此外,还有聚四氟乙烯、聚酰氨、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和蛋白质类。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

按在使用上采用的介质不同分类

1. 溶剂型

溶剂型具有耐水压高,成膜性好,烘燥快,含固量低等优点,但同时又有在织物上渗透性强、手感粗硬,毒性大、易着火,需要溶剂回收装置、且回收费用高的缺陷。

2. 水系型

与溶剂型相比,水系型无毒、不燃、安全,成本低、不需回收,可制造厚涂产品,有利于有色涂层产品的生产,涂层亲水性好;其缺点是耐水压低,烘燥慢,在长丝织物上粘着较难。

按涂层工艺及焙烘条件不同

A18de3c.jpg

1、干法。

此法为传统工艺,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将涂层剂用溶剂或水按需要浓度稀释,并添加必要的药剂和着色剂配成涂层浆,用涂布器均匀地涂布在基布上,再经烘干、焙烘,使溶剂或水分蒸发,在基布上形成一层坚韧的薄膜。

其工艺流程为:基布上卷→涂布→烘干→轧压(或拷花)→冷却→成品上卷。

2、湿法。

以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涂层剂(如聚氨酯),制成涂层浆,涂布后,浸入水中成凝固膜。由于DMF能和水无限混溶,在水中DMF溶出,而聚氨酯不溶于水,浓度迅速增大,后沉积在基布上面。在涂层凝固过程中,由于半透膜的作用,DMF从聚氨酯中急剧渗出,造成垂直于薄膜表面的通道微孔。因此,这种高聚物膜的表面呈多孔状,如果把这些微孔的直径控制在0.5~5μm以内,则可制成既透气又能防水、透湿的防雨布。

湿法涂层的工艺流程为:基布上卷→涂布→浸渍在水溶液中凝固→烘干→冷却→成品上卷。

3、熔融法。

它是将热塑性树脂作为涂层剂加热涂布于基布上,待用时,用热压辊或熨斗热压,使原来涂布在基布上的点状、线状或网状的树脂再次融化,黏结在被加工的面料上,常用于黏合领衬。其工艺流程视涂布方法而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撒粉法。是将粉末树脂用电磁振动装置,使粉末均匀撒于基布面上,然后用不接触烘箱(或红外管)进行固着。此法常用乙烯醋酸乙烯涂层剂,简称EVA衬布加工。

b.粉点法。是在两只热辊和一只雕刻辊组合设备上进行涂布。这种雕刻辊上部有涂层剂和刮刀,树脂落人雕刻辊的阴纹槽内,经辊加热后的织物,布面温度可达l60~180℃,在与雕刻辊接触的瞬问完成粉末成点的转移。热辊温度控制在160~240℃,尼龙粉末转移温度在55℃左右,聚乙烯粉末在95℃左右。

4、转移成膜法。

它是先将涂层浆涂在经有机硅预处理过的转移纸或金属带上,然后将基布与转移纸面对面叠合经轧压辊转移到基布上,冷却后,将转移纸和加工织物分离即成。该法主要用于轻薄疏松组织且对张力较敏感的一类织物,如纱罗、针织物、非织造布等,全机运行烘干装置都采用网带输送。

5、直接涂层法。

直接涂层是将涂层剂直接涂布在织物上形成连续薄膜,从而改变其涂层面功能的一种工艺。所用的涂层剂可以是溶液型(溶剂和水)、乳液型、乳液泡沫体、增塑糊或溶剂稀释的增塑糊。直接涂层织物可以制成具有拒水、防风、防羽绒(钻出)、透湿(气)等功能,以致其产品能广泛地应用于服装、室内装饰等。所以直接涂层是涂层整理中简便而品种覆盖面广的方法。由于直接徐层产品品种繁杂,不能一一列出,以下仅举其中普通的几个实例。

㈠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和/或聚氨酯涂层剂

⒈防水锦纶塔夫绸

⑴涂层浆配方:

①一次涂层举例:

溶剂型涂层剂(聚丙烯酸酯或单组分聚氨酯)100份

交联剂(多异氰酸酯类)2~3份

交联促进剂(有机胺类)1份

溶剂(醋酸乙酯或丁酮)适量

配成涂层浆:含固量约20%~30%

粘度20~30Pa·s

②二次涂层举例:

次涂层:

溶剂型涂层剂(聚丙烯酸酯或双组分聚氨酸或两者混拼)100份

交联剂(多异氰酸酯类)5~6份

溶剂(醋酸乙酯)适量

配成涂层浆:含固量约20%~30%

粘度15~20Pa·s

第二次涂层:

溶剂型涂层剂(单组分聚氨酯)100份

溶剂(丁酮)适量

配成涂层浆:含固量约25%~30%

粘度10~15Pa·s

⑵涂层工艺流程及条件:半制品→预防水→烘干→涂层→烘干(→第二次涂层→烘干)→后防水

预防水:

含氟防水剂(有效成分约20%)30g/L

轧液率40%~50%

烘干100~110℃,2min

涂层:

一次涂层:5~1Og/㎡80℃烘30s

二次涂层:

次10~1Og/㎡80℃烘30s

第二次4~8g/㎡80℃烘30s

后防水:

含氟防水剂(有效成分20%)50~60g/L

轧液率40%~50%

烘干100~110℃,2~3min

焙烘150~160℃,2~3min

⑶注意事项:

①溶剂型涂层剂的直接涂层,以采用浮刀法工艺为主,底布是以锦纶、涤纶长丝、涤棉混纺、卡其、细布和线绢织物为主,少量棉府绸、细纺等,布面平整,组织较紧密,织物对张力不敏感。

②在涂层整理过程中,合纤织物要经充分定形(即温度要高于涂层过程),否则有时容易产生皱纹。

③涂层前织物的预防水处理(或称前防水)是防止涂层浆渗透底布,改善涂层织物手感的措施,即使涂层浆既能充分润湿织物表面和适量的扩散,又不致完全渗透织物(指厚度),防水整理用量也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涂层膜和底布的粘结力。除含氟防水剂外,其他如有机硅防水剂也可选用,但要注意与后防水剂的配伍性。此外,预防水工艺有时可用轧光的平轧光工艺来取代。

④溶剂型涂层剂成膜性能好,表面平滑、耐压高和耐唐。聚氨酯涂层剂一次性涂层工艺应选强度高的单组分,其DMF含量较低的品种,井添加少量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增强与底布的粘结力。二次涂层工艺,次涂层(底徐)要增加粘结力和减少渗透,可选用在醋酸乙酯中能充分溶解的涂层剂,并增加交联剂用量;第二次可选用手感好、强度高的单组分聚氨酯。

⑤配方中溶剂主要调节涂层浆粘度。

⑥直接涂层采用溶剂型涂层剂,在浮刀工艺中,多数是做薄涂层的。习惯上,若涂布量达lOg/m2以下时,又称精细涂层。

⑦在涂层浆中加入涂料(着色剂)可做着色涂层。

⒉遮光锦纶塔夫绸窗帘

⑴涂层浆配方举例:单位:kg

工艺流程和条件:半制品→预处理→底涂→烘干→第二次涂遮光层→烘干→第三次涂表层→烘干

工艺条件:预处理,预防水(处方同前),烘干或平轧光。

涂层:

底涂:用浮刀法锐角刮刀。

第二次遮光层:用浮刀法圆形刮刀,必要时可重复一次。

第三次表层:用浮刀法锐角刮刀。

烘干:90~100℃。

二、发展趋势

涂层加工是纺织品后整理加工中比较重要的加工方法,涂层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1. 向环保节能型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及ISO14000的颁布和实施,完全水分散,在合成和应用过程中无溶剂污染的环保型涂层胶是国内外竞相开发的主攻方向。

美国Polytech公司推出的Ureatech,据称被誉为“面向新世纪的高科技品”,国内也有该类产品的报道。针对全球性能源紧缺,节能型涂层剂的发展不容忽视。

2. 向高级化特殊功能型发展:

目前涂层织物的产品有防风,防水,透湿,防羽绒,阻燃,遮光等。科技的不断进步,织物经涂层处理后可以赋予特殊的功能。功能性涂层整理将越来越多,保温,增温,抗菌,防音,磁性,导电,闪光,夜光,反光整理等相继出现。

如日本Asahikaseid公司的Biochiton,就是在聚氨酯涂层中加入甲壳质,据称对汗液、体液保持清洁,并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可以相信,涂层技术将向越来越精细化,高技术的方向发展。

3.向多功能型方向发展:

在提高防水透湿的基础上,赋予涂层织物其它功能,是未来涂层发展的趋势。

天津纺织工学院在亲水PU防水透湿涂层剂(Qualitex-916A&B)中加入阻燃剂(Antiblaze 100),可实现防水、透湿、阻燃三合一的效果。据日本三菱公司报道,采用形状记忆PU涂层的织物“Azekura”不仅防水透气,而且其透气性可以通过体温加以控制,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织物的涂层整理技术在国外已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在这个领域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复合面料分类及工艺

复合面料是种采用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通过油胶或热熔胶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主要有如下6种复合面料工艺。

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面料工艺

热溶胶浆点复合面料工艺★即PUR

热溶胶撒粉复合面料工艺

热溶胶双点复合面料工艺

聚胺脂喷涂复合面料工艺

聚胺脂滚涂复合面料工艺★即PU

按照层数划分:三层(加膜复合);二层(不加膜复合)。

生产原理:复合设备核心组成部分为上胶装置与复合装置。面布(薄膜)经过上胶装置时,通过上胶压辊挤压,雕刻辊胶眼里的胶水被迫转移至面布(薄膜)上,然后经过复合装置的压合,得到初的粘合牢度。

生产流程

上胶装置:为一个雕刻辊与一个上胶硅胶压辊。

雕刻辊一般点的形状有两种:菱形点和圆形点。菱形点排列规则,点一致,耐水压性能相对较好。圆形点有规则排列与不规则排列两种,点距不一致,耐水压相对弱一些。

保养处理:保养处理的时间对面料粘合的牢度和粘合剂的融合程度影响很大,保养处理车间全封闭,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让粘合剂自然融合,如果为了快速完成而加高温度,面料在缝制过程中,纱线易被针刺断,手感变硬,相互磨擦会有沙沙的声音,说明粘合剂固化在面料上,把面料的纱线变得硬起来了。

PU工艺设备

传统复合设备,原胶加热溶解在溶剂中,手工加入胶液施加槽,经过复合大轮热压蒸发溶剂。

胶液熟成条件为30℃×5day,这样溶剂方可大化挥发

PU工艺优缺点:

优点

1、成本低,操作灵活方便

缺点

1、溶剂刺鼻不环保,易产生APEO和甲醛

2、手工施加易混入杂质,胶点带胶量不稳定

3、胶量施加较多,手感偏硬。

4、成衣不可以干洗

★此工艺问题较多,若不是化纤面料建议不使用此工艺

PUR工艺设备

使用固体含量100%单组份反应型热熔胶,不含化学溶剂,环保无刺激气味,机器自动施加,胶液槽加热。

热熔胶的熟成条件为30℃室温,湿度﹥90%,放置72小时,方可达到终的剥离效果。

PUR工艺优缺点:

优点

1、环保无异味,无甲醛

2、反应型胶水,胶点持久,成衣可干洗。

3、胶量少手感柔软

缺点

1、胶水质量很重要

2、上胶量少,保养若不充分,剥离强度差

复合面料常见的问题

1.面料颜色

复合过程上胶,热压,烘干等过程对面料颜色有影响。

面布浅色,底布深色的,颜色叠加底布颜色会对面布颜色影响较大。

2.水洗脱开/起泡

面料复合后由于贴合牢度不好,水洗时产生局部脱开或起泡现象。

3.折叠起皱

无弹力薄织物做面布,底布针织较厚时,容易发生折叠出起皱的现象。

4.水洗树皮皱

面布和底布缩率相差大于3个点以上且织物厚薄差异较大的复合面料水洗时会产生因收缩差异薄织物面形成树皮皱效果。

5.透胶

梭织布种浅色系、布种薄,胶熟成后布面能看得见胶点。

6.溢胶

组织稀疏,手感偏硬的布种,容易发生胶水渗出布面的情况。

7.浅色面料色纱因复合凸显

白色织物尤其是白色毛呢料,复合后由于底布的衬托导致白色织物中的色纱等织物疵点特别凸显。

8.复合夹带异物

PU复合生产过程复合胶中易飞入杂质(例如头发、纤维屑等杂质),复合浅色面料时夹带的异物会显现在布面上

9.卷边

弹力布和无弹力布贴合且弹力布厚度比无弹布厚,在复合生产过程中若布面张力控制不好极易卷边现象。

总结与措施

面布和底布选择

佳:门幅一致,缩率一致,厚薄一致

1.缩率相差大于3点以上,缩率小的织物选择要比缩率大的织物厚(具体试样确定)。

2.复合前面料不宜做疏水性柔软处理尤其不能做含氟的防水处理。

3.尽量避免选择白色织物尤其白色呢料做复合

4.价值高的面料要比价值低的面料门幅窄,且门幅相差不能超过10CM,否则浪费较大。

5.有生产风险的面料尽量不要选用做复合。

复合工艺

1.成衣要求干洗的面料,复合要选择PUR工艺。

2.复合时面料要对齐丝绺,避免纬斜,直丝起扭等

3.中期保养处理要充分,否则剥离强度差。

4.复合加工看似简单,但对复合工厂的经验、技术、操作熟练度均有很大关系。

5.复合后的面料,无法重新复合,即使剥离,也会影响面料纱线,手感变硬,纱线易被针刺破。

6.无弹高密梭织布需要加膜复合,否则牢度差

防水、防污、静水压、透气度、防泼水、透湿度测试

静水压(WP):

1、简介

静水压 WaterProofness:户外面料行业习惯叫耐水压,单位用mmH2O表示,是指单位面积承受水压强力,在标准实验室条件下,织物承受蒸馏水往上喷的压力,并记录水压大值,如耐水压5000mmH2O,即单位面积大可承受5m压力而不会发生渗漏。

2、常用测试标准

美标AATCC 127;

日标JIS L1092B;

欧标:IS0 811;

3、测试方法:


耐水压测试分洗前和洗后测试两种方法:


洗前测:国产户外品牌一般测试洗前耐水压值,不测洗后值,洗几次后耐水压值下降很大的,可能下降1000-3000mmH2O左右;


洗后测:国外著名户外品牌一般是5次水洗后测耐水压,THENORTHFACE甚至有采用过水洗20次后再测耐水压方法,因多次洗后测试,耐水压值下降非常大,这样的测试方法是任何涂层厂或贴膜复合厂必须用更好的材料加工,比如涂层面料耐水压要求5次水洗后达到5000mmH2O,那么洗前起码要到7-8000mmH2O以上;当然这种要求会导致价格更高!

透气度(MAP):

1、简介:

透气度(MethodAirPermeabbility):意为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出透气量。气流速率可直接测出,也可通过测定流量孔径两面的压车换算而得。

2、测试标准:

美标 ASTM D737

欧标 ISO 9237

日标 JIS L1096;

透气单位用mm/s、cm3/cm2/s表示都可以;

防泼水:

1、简介:

在标准实验室下,用蒸馏水通过漏斗喷在试样上,对照防水标准样评分评级。

2、测试标准:

美标:AATCC 22;

欧标:ISO 4920;

3、防泼水分为三种:

普通防水(WaterRepellent,简写为:W/R)、耐泼水(DurableWaterRepellent户外面料行业习惯称为超泼水,简写为:DWR)、特氟龙(TEFLON)防水;

普通防水(W/R):洗几次衣服表面就没防水了,一般户外休闲普通防水就可以了,如果经常去登山或者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山上天气变幻无常,随时有可能下雨,普通防水的服装洗几次没防水,造成衣服表面会被淋湿,穿着身上会增加人体负重。

超泼水(DWR):日本大金产的碳6防水,洗20次后保持80分(欧标3级)的效果;以前碳8防水,洗30次后能达到80分的效果,因含氟量不符合欧盟标准,现已被欧盟禁用。

特氟龙(TEFLON),美国杜邦生产,知名度非常高,防水、防污、防油等三防效果,价格比比较贵,购买此品牌的防水可提供特氟龙吊牌,但特氟龙的缺点防泼水效果不及碳8、碳6好;

透湿度(MP):

1、简介:

透湿度(MoistureProofness简写为:MP),透湿用单位g/m2/24h表示,指在一定的标准实验室条件下,使试样的两侧形成一特定的湿度差,水蒸汽通过试样进入干燥的一侧,通过测定透湿杯重量随时间的变化量,从而求出试样的水蒸汽透过率等参数。

2、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透湿分两种测试方法:正杯和倒杯;

正杯法:美标ASTM E96 A、C、E;日标JISL1099 A1;

倒杯法:美标ASTM-E96,日标测试JIS L1099B1;

此种测试采用洗前数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40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