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协会领导一行在苏州考察调研
1月5日,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王正喜,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李欣在苏州调研,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杨伟,江苏省丝绸协会秘书处和苏州市丝绸行业协会秘书处有关人员陪同调研。
上午,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以下简称“中丝馆”),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陈凯热情接待,中丝馆馆长谢静向来宾作介绍和讲解。
中丝馆于2015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是全国地级市首家中字头档案馆,隶属于苏州市档案馆,馆藏以丝绸史料和实物为核心,包括苏州近现代丝绸档案,及在全国各地征集的近2万件丝绸档案,早可追溯至1823年清代道光时期。精品档案为29592卷“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它们是苏州丝绸行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对外交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包含纸质文字记录和丝绸样本在内的原始记录,囊括了完整的14大类丝绸品种,在保存数量、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堪称世界之。
中丝馆以研究为基础推动丝绸档案的保护监管,经江苏省丝绸协会批准建立江苏省丝绸文化研究中心,与丝绸企业合作建立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与苏州大学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丝绸保护研究项目。
在参观过程中,李欣对中丝馆在保护、宣传、开发利用全国丝绸档案资源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王正喜表示,中丝馆的使命对整个丝绸行业来说意义重大,馆藏档案弥足珍贵,在弘扬丝绸文化、促进丝绸行业繁荣上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随后,调研小组前往苏州市天翱特种织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天翱”)。苏州天翱专业生产云锦、宋锦、花罗等丝绸产品,拥有“江南三织造”、“织圣”等品牌,是一家集中国古代纺织品文物复制、传统纺织技术研究传承、丝织面料及衍生品开发、培育非遗传人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和研究机构,先后挂牌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纺织考古科研基地”、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丝绸档案科研基地”等。
苏州天翱现有传统手工罗织机、多综多蹑织机、小花楼织机、大花楼织机用于专项文物复制研究,曾与国内多家知名博物馆、研究机构及高校配合,完成多项重要文物复制,包括故宫博物院寿康宫王妃幔帐、故宫博物院奉先殿丝绸纺织品、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素纱襌衣、陕西扶风法门的国家一级文物“唐代绛红罗底蹙金绣”等。
调研小组详细听取了李德喜董事长关于企业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规划的介绍,参观了企业自筹展厅陈列的展品,展厅集合了企业在所擅长领域完成的具代表性的作品,种类涵盖宋锦、云锦、漳缎、纱罗、刺绣等多种纺织品,其中数件曾获国家级专业奖项。王正喜在调研过程中谈到,苏州天翱是一家典型的生产与研发、传承与发展、古典与潮流相互映衬的丝绸企业,浓缩了江苏丝绸企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下午,小组一行前往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锦达”)调研。调研小组参观了公司的展览馆和生产车间,观摩了工艺技师现场传统织罗操作,并与公司董事长朱立群和总经理李笑苏作了交流。苏州锦达成立于1995年,现有织机80多台,主要生产以罗织物为主导的丝绸产品,是一家能独立研发和制造各类纱罗面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桑蚕丝罗织物》国家行业标准和苏式文化技艺传承吴罗(提花罗)制作技艺传承指南主要起草单位。
苏州锦达在纱罗文物复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等领域辛勤耕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市场的高度信赖,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单位、中国丝绸档案馆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苏罗丝织品产、学、研、用”苏州大学实习基地、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苏州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和中国纺织标准检验委员会CTTC产品认证企业。2021年,苏州锦达建立了国内首家以纱罗技艺为主题的展览馆—苏州纱罗技艺馆,是集技艺传承、恢复、研发、专业人才培育和文旅结合为一体的交流平台。2023年12月江苏省丝绸协会授牌苏州锦达“苏罗工艺研发中心”。
苏州在丝绸发展历史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艺精湛,人文荟萃,文化深厚。此次调研的机构和两家企业充分展现了丝绸的无穷魅力,体现了丝绸从业人员的不懈追求。调研组为大家对丝绸行业的贡献表示钦佩和感谢,鼓励丝绸各界人士保护好传承好宝贵的丝绸传统工艺,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和市场营销,打造世界丝绸文化高地。丝绸协会将利用平台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丝绸企业、丝绸产品和丝绸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牵线搭桥,创造条件,推动江苏丝绸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前行。
AA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