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阻燃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阻燃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阻燃资讯中心

阻燃资讯中心

国家、山西省农业部门调研阳城蚕桑产业发展

城南二哥2024-02-02 16:27:21阻燃资讯中心164来源:阻燃布料_阻燃面料网

  11月9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侯曜禹,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指导处处长周峰,山西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张软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岳继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郎小兵、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二级主任科员石荣来到阳城县寺头乡、芹池镇调研阳城县蚕桑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情况。

  阳城县蚕桑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4700多年前,黄帝的元妃嫘祖在析城山南海洞教民养蚕,后又来到花石沟一带缫丝织绸,从此让人们告别了围叶束皮、衣不蔽体的时代,进入了农桑并举、男耕女织的文明时代。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末商初,商朝开国君王商汤曾因天下五年大旱到桑林祷雨,留下“汤祷桑林”的美丽传说;《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周穆王在阳城桑林一带观赏人们采桑活动的记载,充分印证了当时蚕桑产业的兴盛。

  至今,阳城仍保留有大量蚕桑遗迹,有横河镇马炼的立茧秤碑、润城镇中庄的纳官丝碑,汤帝庙、蚕姑庙更是遍布全县。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祭的蚕谣、蚕谚、蚕事和蚕戏等传统习俗,已经深深融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儿女婚嫁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诗歌、风俗、礼仪、服饰等文化符号。

  “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这首《临涧更宿》,是明代阳城籍吏部尚书王国光赞美家乡蚕桑兴盛的美丽诗篇。

  明清时期,阳城蚕桑发展鼎盛,男耕女织,成为当时闻名天下“潞绸”的主要原料基地。从唐宋到民国初期,穿越县境来来往往的商队络绎不绝,阳城茧丝西出长安,横跨欧亚大陆,伴随着声声悦耳的驼铃,源源不断的踏上丝绸之路,架起了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孕育和创造了丝路文明,阳城也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之一。

  目前,阳城县是全国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所产“阳城蚕茧”质量全国,2007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11.29亿元;2021年,“阳城蚕桑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阳城蚕桑文化价值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对进一步挖掘蚕桑文化,弘扬丝路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阳城县芹池镇贾寨村蚕姑庙历经岁月沧桑,上世纪60年代,山西省文博馆馆长高孝田来此调研指出,贾寨村蚕姑庙外石武将为北魏时文物。如今,经过贾寨村民张玉平女士努力,历时7个月蚕姑庙得以复修,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阳城蚕桑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阳城县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通过合理规划,有步骤地深入挖掘和保护阳城蚕桑文化,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硬支柱,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对阳城县蚕桑文化和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侯曜禹认为,阳城县蚕桑文化历史悠久,桑蚕养殖经验丰富,蚕桑产业链条完整,希望阳城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政策措施,深挖文化内涵,在做精产业、做大规模、做实基础、做全链条上求突破,努力推进蚕桑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AAA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6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