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阻燃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阻燃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阻燃资讯中心

阻燃资讯中心

装点这条“黄金路”,“国际纺都”成色足

城南二哥2024-02-23 15:04:49阻燃资讯中心137来源:阻燃布料_阻燃面料网

  进出浙江绍兴柯桥城区的公路上,满载布料的货车川流不息。拉进来的一匹匹白布,运走时都染上了五颜六色。这些装点人们美好生活的“色彩”,超过七成运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向世界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蓬勃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刻改变了柯桥纺织产业,“国际纺都”织就的美丽锦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的生动注解。

    11月3日,第六届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大会将在柯桥举办。大会以“共创全球纺织合作新未来”(Weaving the shared new future)为主题,总结纺织行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成功经验,挖掘全球纺织产业合作新增长点。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订单多了,招待客户的菜单也变了

    6年前,一位土库曼斯坦客商走进柯桥轻纺城,迈入浙江布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门店。那次会面后,布创集团总经理钱水江动身前往土库曼斯坦考察,带回来的订单“每次发货至少一个集装箱,多一次有几十万米面料”。

    此后,布创集团一年发往这个500多万人的中亚国家的人造棉,高时总长超过2000万米,人均4米。

    布创集团生产的人造棉常用于女士家居服,主要销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例如在孟加拉国一个大型面料批发市场,二楼几十家店面一度全归我们……”钱水江告诉记者,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布创集团出口额从早时的3700万美元,涨至如今的上亿美元,连续多年拿下柯桥人造棉外贸销售冠军。

    “跟着地球走,永远有阳光。”钱水江说,“哪里有消费者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他随手拿起一块面料举例,“这块布料适合天气热的地方,但地球在转,就总能找到市场。更进一步,这块布能不能用在冬天的衣服上?这就需要企业自己去开拓市场。”

    他提醒说,“不要低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布创集团出口的产品中,中高端占了约一半。”

    印染是纺织服装产业的上游。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会长、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海告诉记者,今年印染企业订单较去年有所增长,其中南美、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订单立了功。

    李传海总结,过去10年,柯桥布商靠着“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走出了一条“布满全球”的柯桥之路,其中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

    作为柯桥区大的纺织面料出口企业,浙江凡特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年出口额约3亿美元,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比重从过去的百分之三四十升至现在的一半以上。

    “这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订单多了,招待客户的菜单都变了。”凡特思公司董事长傅光怿形象地说,“原本欧美客户喜欢的汉堡和烧烤,改成了中亚菜、非洲菜。”

    柯桥区商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柯桥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额635亿元,同比增长12.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现在是柯桥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贸交流合作的黄金时期。”傅光怿判断。

    研发设计的“根块”留下来,纺织印染的“藤蔓”伸出去

    实地考察了十多个国家之后,魏长军终把工厂设在了埃塞俄比亚。

    这位46岁的江西人是浙江米娜纺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柯桥成千上万的布商中经营规模不算大,却在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小有名气。

    2011年,魏长军用做外贸赚到的资金,收购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一家纺织厂;3年后,他又在此设立印染厂;近,他还打算建服装厂,打造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2019年以来,米娜纺织在当地累计缴税合2亿元人民币,连年获得埃塞俄比亚纳税金奖。

    目前,米娜纺织在当地的印染厂每天产出近18万米布,供应埃塞俄比亚和周边国家,以及土耳其、意大利等欧洲市场。

    十多年过去了,魏长军依然看好埃塞俄比亚,认定这里将成为“非洲的纺织服装中心”。作为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加上相对便宜的电费,吸引了不少中国纺织企业前来布局。

    和很多人设想的不同,米娜纺织“搬”到埃塞俄比亚的,并非国内淘汰的机器,而是国际一流的全新设备。光是污水处理设备就投入1400万元,参照欧洲标准设计,日处理污水2500吨。

    “把产业链延伸到国外,不是带去污染。”魏长军强调,“我们放眼长远,不做短平快的‘一锤子买卖’。”

    米娜纺织把纺织、印染布局在埃塞俄比亚的同时,把研发设计留在了柯桥。就像地瓜把根茎扎进地里,把藤蔓伸向四面八方。这种跳出一地一时、开放式发展形态被称为“地瓜经济”。

    魏长军形象地比喻:因为产业配套还不完善,埃塞俄比亚的纺织产业只能生产“大米”“面包”,而“烤鸭”“大闸蟹”只能在柯桥研发、制作。

    沿着“一带一路”寻找商机的不止米娜纺织。10年间,一批柯桥纺织印染企业出海,共同书写“走遍千山万水,赢回千亿出口”的佳话。

    2017年,绍兴木林盛纺织贸易公司在印尼建立印染厂,近年来企业毛利润保持在30%以上。总经理黄勇透露,公司80%以上的出口订单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销售额连续多年实现15%以上的增长立了大功。

    “未来,我们还打算到土耳其、埃及投建工厂。”黄勇说。

    “近些年,不少柯桥同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扎根。我也派儿子去埃及考察了一番。”李传海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人力成本、厂房租金、产业政策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尽管配套产业不完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走出去拼’是刻在柯桥纺织人骨子里的”。

    做好“看不见”“听不着”的细分市场

    除了走出去布局设厂,不少柯桥布商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细分市场,同样站稳了脚跟。

    浙江璟俊纺织品有限公司,靠着在“看不见的地方”做出花样,终被市场“看见”,产品畅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看不见的地方”指的是里料。“原本里料只有一个品种、一种花色,没人愿意花心思做。”50岁不到的施建海回忆,20年前一位外商向他集中订购了一批高品质里料,他敏锐地意识到,小里料可能蕴藏着大市场。

    里料是贴近身体的部分,具有保暖、防透、穿脱滑爽等作用,高档的服装对里料有着较高的需求。

    从此,璟俊纺织集中精力在里料上做文章——把原来单一的涤纶改为亲肤的人造丝、棉等材料;根据不同市场和季节,推出各类功能性里料……从原料到花色,璟俊纺织把“里子”做出了名堂。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璟俊纺织的里料加速出海,高的一年创造6000万元的出口额。“如今,提起我们的里料,业内应该很少人不知道。”施建海颇为自信地说。

    在柯桥中纺大厦,主攻功能性户外弹性面料的杨世纺织品有限公司,近凭借“静音面料”,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动静,收获了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订单。

    “静音面料在使用过程中,摩擦的声音只有正常面料的三分之一,和呼吸声相当,适合在狩猎时穿着。”杨世纺织产品研发总监张斌回忆,几年前,有客户提出要走路无声的面料,但一直没找到。从前端的原料到后端的印染,张斌不断试验,终于啃下硬骨头。

    2006年杨世纺织成立时,并没有主打产品。当年3月,一个为国外户外品牌生产冲锋衣的客商找杨世纺织订购一批面料,这给了张斌“灵感”:国外兴起户外运动,而国内布商只提供硬壳面料,软壳弹力面料很少。认准这一商机的张斌决定“非户外弹力面料不做”。

    “我们的优势在于新材料的应用,而柯桥齐全的纺织产业链,使我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新材料。”张斌说。

    截至目前,杨世纺织拥有各类防水、速干、透气、透湿等不同功能的户外弹性面料,应用于滑雪、速干防晒、户外工装、软壳冲锋、潮流运动等5大系列300多种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今年,杨世纺织的销售额有望达到8000万,约为去年的两倍,增长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下一步,张斌打算在东南亚或中亚设立分公司。

    过去1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一批批柯桥布商抢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机遇,书写了一块布的光荣与梦想。下一个10年,“国际纺都”将如何续写新传奇,值得期待。

AAA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