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庸镇王村:桑蚕织梦踏新程 破茧成蝶舞翩跹
沿着宽阔马路,深入特庸镇中部,白墙黛瓦,花木葳蕤。再往深处走些,只见在阳光照耀下,数只“蝴蝶”奋力挣脱“茧”的束缚,振翅而飞,翩然起舞,活灵活现,其色照人。这是王村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华夏蚕桑村”的蜕变缩影。
变化发生在1962年那个春天,青春一队的王风明从外地购回1000多株“湖桑32号”品种,栽植了1.2亩地,谁也没想到,这小小的村角一隅,竟悄悄孕育着“全国蚕桑专业村”的发展奇迹。
“湖桑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葚,饲蚕蚕大,得丝多”——《齐民四术》曾将湖桑评价为养蚕佳品。而这种不为当地村民所熟悉的作物引进来,竟奇迹般地存活并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很快,王风明的桑园越种越红火,许多村民看到这一发展红利,纷纷“效而仿之”。当地村组干部见势早、下手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合理引导当地居民“改粮为桑”,为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数十年阔步前行,成功却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打破传统认知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少农民“以粮为本”的理念成了蚕桑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阻滞。“许多老人坚持多打粮食是硬道理,不仅种植效益跟不上,同时他们的稻田喷洒农药也会对周边桑田造成污染,导致桑树死亡。”现任王村党总支书记的金文奎回忆当初、倍加感叹。
面对群众质疑,唯有以真心换真心。于是,村组采取“迂回”手段,合理划分种粮种桑片区,加大养蚕种桑效益宣传,免费组织技术培训,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说服群众自主“改粮为桑”。种桑养蚕是产业链前端,蚕茧回收加工才是关键,这一环节不打通,村民心中顾虑便始终无法消除。于是,王村“十年磨一剑”,从2012年开始,先后引进三十多家蚕桑加工企业,就地生产纺织品、蚕丝被等,同时牵头成立配合社,直接收购农户蚕茧,统一对外销售,帮助农民彻底解决销路问题。
从初的1.2亩,到随后连年翻番,如今,王村已有蚕桑面积7000亩,全村90%的农户从事栽桑养蚕。但随着产业高速发展,环境保护却亮起了红灯。由于环保意识不强,很多蚕农将废桑枝、蚕砂等养蚕废弃物随意扔放路边,甚至投入河湖,导致河湖臭气熏天、蚊虫滋扰,群众叫苦连天。
乡村振兴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2015年,王村痛则思变,下定决心将生态环境治理出一番成效。王村境内一共有二十多条河道,共计超四十公里,河湖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如何还百姓“碧水清波”?王村采取“三步走”战略。
“首先是加大宣传引导,动员群众把蚕桑枝条统一集中起来,扔到我们设立的垃圾集中处理点。”金文奎说,其次是组建专业河道管护队伍,对境内河道进行杀菌消毒,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确保让涓涓甘泉泽润一方。而第三点,则是引进相关加工企业,实现“变废为宝”。
在现在的王村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蚕的全身都是宝”。不仅养蚕产生的蚕砂、蚕蛹具有药用价值,就连蚕吃剩下的废桑枝,也能成为种植食用菌的优质菌棒。经过企业二次加工,这些令人头疼的“废弃物”,转变为如今的“香饽饽”,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真正实现了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互融并进。
以蚕为生、与蚕共生,依托蚕桑产业,王村百姓有了新住宅,过上好日子,生活水平也节节攀升。但问题却接踵而来——养蚕虽好,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苦力活”,年轻人不愿回乡接手是事实。
而近日,记者却在王村桑苗嫁接中心的蚕房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伴随着蚕宝宝窸窸窣窣的啃食声,蚕农张健在蚕房忙个不停,投放桑叶、观察记录、测量温度……“这些蚕还有2天就要‘上山’了,现在是它们食量大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添桑叶……”张健今年虽才27岁,但谈起养蚕来却兴致勃勃,俨然半个专家。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本在苏州从事工程项目工作,是近两年才来到王村从事养蚕工作的。当问及原因,他笑着说,“在这里,看到了未来养蚕的趋势和希望!”
原来,面对蚕农年龄断层问题,王村早有对策。近年来,该村把发展智能蚕桑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打造智能蚕房示范项目,配备恒温控湿系统、智能化轨道给桑、自动上蔟架等智能设备,让养蚕更加省心省力,吸引在外的年轻人“洄游”创业。
如今的王村,颜值与实力兼修。在稳定桑园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还布局茶桑苑、果桑采摘园、“茧爱”民宿等文旅节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桑乐田园”二期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佰桑园、桑基鱼塘、果桑木屋、房车营地等业态,成功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称号。
“我们将持续巩固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将王村打造成蚕桑文化深刻彰显的特色乡村、村景桑田高度融合的田园聚落。”金文奎表示。
AA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