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网,免费提供专业的阻燃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阻燃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阻燃资讯中心

阻燃资讯中心

重庆大足:做足“桑+”文章5年力争综合产值20亿元

城南二哥2024-03-27 17:32:10阻燃资讯中心129来源:阻燃布料_阻燃面料网

  眼下正值桑叶茂盛、蚕茧丰收时节,在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碑坳村的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埂生基公司”)收购点,一大早,便有装满蚕茧的运输车等候在这里。收购人员将蚕茧验级、过秤、记账,再倒入烘干设备,现场一片忙碌又有序的景象。

  大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古就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近年来,大足区引进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传统蚕桑养殖进行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蚕桑业综合效益。2022年4月,大足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大丰大足·共享共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力争经过5年努力,让“桑+”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实现综合年产值20亿元。

  大足蚕桑产业正蓄势“化蝶”,绿叶银丝正成为乡村振兴一道靓丽风景。

  技术升级突破产业困境

  中敖镇观寺村位于大足城区以北5公里,这里地处丘陵,沟壑纵横,坡高易旱。2014年开始,观寺村开始致力于产业发展。

  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由于老旧的农户模式和缺乏技术力量的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面临困境。如何激活传统产业,技术的革新与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2018年,埂生基公司落户观寺村,企业的入驻给村里的蚕桑产业带来了希望。

  埂生基公司由西南大学和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现代科学养蚕的技术,是一家集桑树种植、家蚕养殖、良种繁育、科普旅游等为一体的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公司,也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9年初,该公司在中敖镇观寺村建立起一个800亩的蚕桑基地,并在当年就实现投产。

  “大足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蚕桑业,但是养蚕是一件精细活,过去因为组织模式、技术力量等原因,老百姓放弃了。”埂生基公司副总经理倪蓓华说,公司从一开始便采用智能化养殖新方法,并搭建智慧蚕桑指挥中心,技术人员只要通过电脑系统轻轻一按调控键,就可远程调控蚕房温湿度,实现核心示范区桑园的自动化灌溉、基地农事信息自动化收集传输和自动化办公调度等。

  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蚕,埂生基公司会喂养不同品种、品质的桑叶,由技术员为蚕的生长提供科学的营养搭配。智能化的养蚕车间也将为蚕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实现蚕茧品质基本保持一致。

  “传统模式一年养4批蚕,新模式下今年桑树进入高产期,预计一年可以养10批蚕。”倪蓓华说。

  不仅如此,埂生基公司采取粮桑套种轮作模式,在坡地、旱地通过“蔬+桑”“粮+桑”等间作的方式,大力提升土地利用质效。

  “我们选用强桑和农桑系列优质桑品种,在桑园内间种粮食和蔬菜,所生产的农产品全部实行订单收购,茧、粮、菜亩均产值达到1万元。”倪蓓华说,由于蚕桑产业短、平、快的发展优势以及具有劳动强度不大、投资小见效快、适宜小家庭作业等特点,群众发展积极性较高。

  有了技术和管理的支撑,大足区蚕桑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大足区蚕桑种植养殖发展覆盖中敖、珠溪、国梁等7个镇,基地企业30余家,投产标准化桑蔬基地1.2万亩,建成全市规模大的商品化小蚕共育中心和综合加工中心,标准化养殖车间20个。

  全链联动迸发新“丝”路

  种桑养蚕,但种桑不仅仅只为了养蚕。

  “桑树浑身是宝,三桑即桑枝、桑叶、桑葚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倪蓓华说,三桑产业是“三F产业”,一方面能提供美丽的丝绸纤维(fabrics),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食用(food),饲料用蛋白来源(feed)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倪蓓华进一步介绍,蚕桑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类、黄酮类物质等,可进行药食同源开发;利用桑果可以研制开发出桑果汁、桑果酒、桑果粉等系列产品;桑叶可开发桑叶茶、桑叶菜、桑叶凉茶饮料、降血糖保健食品等;利用桑枝优质蛋白高、活性物质多、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开发桑枝菌。

  “现代蚕桑产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它的上游是农业,中游是加工业,下游是商贸服务业。”倪蓓华表示,蚕桑产业的未来一定是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发展”拓展。

  为了延伸产业链,埂生基公司依靠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持,加大了对饲料桑、桑叶茶、桑果酒饮、桑枝食用菌、蚕沙利用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力度,重点突出蚕桑食品类、桑茶饮料类、桑黄保健酒类、化妆品、面膜、乳液蚕丝蛋白类等大健康生物科技产品,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

  不仅如此,埂生基公司还将以百里蚕桑产业长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载体,将蚕桑产业发展与自然底蕴、人文历史相结合,积极发展以桑果采摘、蚕桑文化、创意景观为主题的农桑休闲康养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经过4年的发展,大足蚕桑产业也在埂生基公司和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牵头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大足区年产鲜茧实现400吨,干茧200吨,蔬菜2万吨,桑叶茶1万公斤,蚕丝被2万床,桑叶面50吨……

  预计到2027年,大足区桑园面积将达到5万亩,年产干茧1000吨;到2029年,桑园全部丰产,年产干茧将达2000吨,实现蚕茧产值3.5亿元,间种农作物产值1.5亿元。

  村民增收致富“有盼头”

  “管护、收茧子的工作轻松,离家也近,比起在外面打工划算!”在中敖镇碑坳村蚕桑基地,村民张家均干劲十足。

  张家均今年57岁,两年前,他和妻子龙婷珍来到村里的蚕桑基地务工,妻子负责喂蚕,他则负责基地的管护、杂活。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收入,两人一年可以收入5万元左右。

  村民莫方海,几年前来到蚕桑基地工作。他年轻肯干,加上埂生基公司的培养,如今37岁的他已经成长为基地管理层,除了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外,年终还有奖金。

  “碑坳村属于丘陵地带,发展农业产业有局限性。2020年引进蚕桑产业,既利用了土地,又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碑坳村党支部副书记蒋恩恺说。

  除了碑坳村,蚕桑产业还让珠溪镇盘龙村尝到了“甜头”。

  2020年,珠溪镇盘龙村希望有产业支撑,帮助当地水库移民就业、增收。随即,蚕桑产业带头人马强将项目落户到盘龙村。

  项目布局了1200亩桑树,养蚕方面则与埂生基公司合作,增强技术支撑。为了帮助产业发展,盘龙村积极为产业园配套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马强也与村集体建立合作,由村集体修建冻库、蚕棚等生产场地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可分得投资资金的5%。

  产业效益稳定,带动村民增收也十分明显。马强介绍,养蚕固定工人10名,每生产一季工资在3000元左右,一年下来可收入1.8万元。采桑按照每公斤0.4元计算,村民少的一天也能收入60元,多的可达到100元以上。

  “2023年,大足蚕桑产业预计农业产值5000万以上,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倪蓓华说,到2025年,埂生基公司将在大足实现总投资10亿元,发展立体农业基地10万亩,带动100个村、2万农户就近就业。

AAA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