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石泉县因村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做大集体经济“蛋糕”,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和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乡村振兴“硬底盘”逐渐夯实。
冬季是桑园管护的关键期,在石泉县中池镇青泥涧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蚕桑园里,蚕农们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抓紧修剪桑树。
石泉县中池镇青泥涧村村民梁龙进: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养蚕,每年养蚕6批次,村上流转我们的土地十几户80来亩,我们还有分红还在里面,养蚕挣工资,一年工资大概就是一万七八。
中池镇青泥涧村是养蚕大村,蚕桑产业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9年,村上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并通过发展蚕桑产业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但随着年轻人外出,村里养蚕的人慢慢减少,“无人种桑,无人养蚕”现象日益明显,集体经济发展也十分缓慢。就在去年,青泥涧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纯收入不足10万元的薄弱村。如何利用好蚕桑产业的良好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成了村上发展的关键。今年,青泥涧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扩大土地流转面积、新建小蚕共育室、科学管理桑园、加大养蚕培训、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全村养蚕规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年养蚕60张,共育小蚕600张,带动全村50余户村民养蚕达1000张,全村养蚕总收入达到200万元。此外,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还种植李树100亩。2023年,青泥涧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了17万元。
石泉县中池镇青泥涧村党支部书记易守勇:我们工厂把小蚕共育到四段,再发到农户的手中,增加养蚕的批次,养大蚕在100张以上,小蚕共育在800张以上。还有我们在技术方面加紧科技培训,村上以后就是培养3至5名果树专业户,专门实行果树管理,预计我们明年不低于20万块钱集体收益。
在城关镇黄荆坝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的黄花菜基地里,20余名村民正忙着栽种黄花菜。刘世荣是黄荆坝社区一组居民,每年到黄花菜栽种的时候,他都会到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黄菜花基地务工。
石泉县城关镇黄荆坝社区居民刘世荣:我们的人工工资,男工120(元每天),大概在20来个人,预计大概15天左右能种完。我们这个当地的一些老人、闲散劳力,一年在这个地方,你像这个做的多的,大概能挣四五千块钱,一年基本上时刻都有活做。
黄荆坝社区毗邻石泉经开区,社区并与园区内的黄花菜加工企业签订了黄花菜收购合同,2020年,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种植黄花菜,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来发展黄花菜,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也有效带动了社区居民增收。
石泉县城关镇黄荆坝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松:目前我们种植的黄花菜主要销售以订单的形式,销售给石泉县正兴公司,主要销往东南亚一带,目前的效益来看用工大约每年在700余人次左右,多一个家庭一个人能挣到8000(元)左右。
今年,随着黄花菜进入丰产期,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也从9.2万元增长到13.6万元,进一步坚定了村上发展黄花菜的信心,于是又流转撂荒土地200余亩种植黄花菜,预计明年社区黄花菜种植面积将达到520亩。
石泉县城关镇黄荆坝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松: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打造全县乃至全市大的一个黄花菜种苗繁育基地,将黄花菜这个从种植到采摘到生长到种苗销售一条龙,想让这个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人务工致富。
近年来,石泉县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盘活闲置资源、促进村企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异地置业、结对帮扶等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增收,全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引领示范能力,联农带农效益持续增强。预计今年年底,全县15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50万元的村136个,50万元以上的村14个,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将达到2619万元。
石泉县农经站站长陈楠:尤其对基础条件较差、发展潜力较小的村,鼓励其通过“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三联”方式发展,形成了“村村有集体经济带动增收、户户有长效产业支撑增收、人人有就业岗位保障增收”的发展格局。鼓励以村集体为主体,发挥集体经济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农户的纽带作用,建立“龙头企业+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互利多赢,有效促进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
AAA
发表评论